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

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已回答】中蜂饲养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

一、中蜂饲养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中蜂饲养是大幅度提高蜂产品质量及产量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那么中蜂怎么饲养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饲养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蜂饲养的技术
      1、过箱条件
      应在外界有蜜粉源并且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不宜在阴雨天及大风天进行。蜂群应选择强群且过箱蜂数达三、四框以上为宜。此外,还应备好过箱用具。
      2、过箱方法
      过箱方法包括两种。一是翻巢过箱,就是将原蜂巢翻转180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驱使蜜蜂迅速离脾进人蜂笼。二是不翻巢过箱,是指对那些不能翻转的蜂巢而采取的过箱办法。不论哪种办法过箱,操作时应有两三人协助,其中一人脱蜂、割脾、绑脾,一人收容蜂团入笼、协助绑脾以及清理残蜜等。
      中蜂饲养的要点
      一、要根据季节随时调整蜂脾关系
      在自然状辩老况下,中蜂依靠蜂团密集和疏散自行调节蜂巢中的蜂脾关系。而在活框蜂箱人工饲养条件下,则需要根据外界的蜜源气候变化,合理地调整蜂脾的关系。
      早春时节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袭击,因此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适当紧缩巢脾,使蜂多于脾,并且将框距缩小以利保温。给予奖励饲养和补充蛋白质饲料,可以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的积极性。早春不要过早地拆除蜂箱内越冬包装物,防止幼虫冻伤。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蜜粉源比较缺乏,而敌害和盗蜂严重,蜂群遭受的损失往往比越冬损失还要迟睁严重。保持群强、蜜足、蜂脾相称是安全越夏的基本保证。在越夏前一个蜜源期要留足越夏饲料,尤其是花粉。在夏季不能做奖励饲喂。以免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出勤,增加劳动量缩短工蜂寿命,造成秋衰。
      要组织强群越冬,越冬蜂群内要保持脾稍多于蜂。越冬蜂群以单王群5框以上蜂量为宜,2~3框的弱群要进行合并或组织双王群越冬。由于初冬季节气温尚不稳定,所以中蜂蜂群越冬包装要比意蜂晚10天左右,切忌包装过早,不然突遇晴暖天气,气温回升,工蜂外出飞翔,会遭致损失。
      二、控制自然分蜂,淘汰老劣蜂王
      中蜂的分蜂性较强,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分蜂,不仅影响蜂群的采集力,降低产量,而且还会由于自然分蜂群的飞逃使蜂场蒙受损失。
      在流蜜期到来时,中蜂蜂群的群势发展很快,如果蜂王老劣、工蜂哺育能力过剩、巢内拥挤闷热,而外界气候温暖,蜜粉源丰富,蜂群即会产生分蜂热。由于分蜂是蜂群的一种本能,因此单纯依靠驱杀雄蜂,破坏王台或扩大蜂巢等强制手段是不足以消除蜂群分蜂热的。可以采取下述方法,因势利导,科学地利用中蜂的分蜂本能,发展中蜂生产。
      (一)培养强群,利用自然分蜂群,适当处理原群
      早春,选择有3框足蜂、2框子脾的蜂群,通过加强保温、奖励饲养、快速繁殖和补给老子脾的方法,使蜂群迅速壮大,提早发生分蜂热。当蜂巢内出现自然王台时,不要破坏,可以让它进行自然分蜂,然后把分蜂群收捕回来。因为第一次分蜂是老王飞出,容易收捕,而第二次分蜂时,是处女王飞出,飞得远而且结团高,不容易收捕。根据当地蜜粉源和气候条件,利用自然分蜂群造脾积极、采集勤奋的优点,有计划地进行分蜂,是解除蜂群分蜂热的一个方法。
      如果原群群势很强,用上述方法尚不能抑制其分蜂热时,可以采用人工原地均等分蜂法,在每个分蜂内各选留一个最好的成熟王台。如果场内有备用的老蜂王,可以把它介绍到自然分蜂后的原群内,待处女王出房交尾后,可以组织成双王群快速繁殖。
      (二)将原群和交尾群同箱饲养
      春季蜜源流蜜前期,将蜂群在箱内隔成两半:一半由两框带蜂王;另一半介绍一个成熟的王台,当中用铁纱隔开,巢门开在两群之间,并作好标记,待新蜂王交尾产卵后,淘汰老蜂王,抽去隔板,码灶岁合并成一群。这样既实现了蜂王的新老交替,又能有效地解除蜂群的分蜂热。
      (三)采用卧式蜂箱
      采用卧式蜂箱,在蜂箱的前后壁各开一个巢门,箱内用隔板完全隔开成两部分。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提两张子脾带蜂到靠近后巢门的一边,组成交尾群。交尾群内介绍一个处女王或成熟王台,让处女王交尾产卵。因为原群内子脾和蜂抽出了两框,群势受到削弱,分蜂热就会消打或减弱。当交尾群内处女王交尾成功,开始产卵后,原群可能再次发生分蜂热,这时可将蜂箱掉转180,使前、后巢门位置交换,让大量飞翔蜂飞入新交尾群中,并从原群抽调子脾补入新群,这样新群便可迅速发展为强群。而老王群的分蜂热也消失了。流蜜期开始后,如不打算繁殖蜂群,便可将老王杀死,抽去隔板,合并成强群采蜜,又可有效地控制分蜂热。
      三、避免中蜂咬脾
      中蜂的咬脾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其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本能。野生状态下的中蜂,依靠这种本能整顿、更新巢脾、控制巢虫的危害。中蜂采用活框蜂箱饲养后,更新巢脾的工作由者帮助完成,这样,咬脾行为就不仅造成巢脾的损失,而且也给管理工作带来麻烦。中蜂咬脾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平时只咬老脾、生有巢虫的脾、被污染的病脾和多余的空脾,而且//农村致富经网//,往往只是局部咬成孔、洞,咬掉的地方常常很快补好。但在越冬过后和夏末秋初,蜂群度过了寒冬和盛夏,随着蜜源、气候的改善,中蜂要进行两次大规模地咬脾。跟平时咬脾相比,这两次蜂群对巢脾的选择更严格,不光咬去不好的巢脾部分,有时连好脾也咬,咬掉后也不及时修复,要等待蜂群群势的恢复而逐渐筑造。
      防止中蜂咬脾的最根本措施是多用新脾,淘汰旧脾,把可能会被咬毁的旧脾和蜂巢中多余的巢脾及时出来。中蜂的巢脾最好只用一年。要充分利用中蜂造脾力强的特点,多造新脾。另外,严防巢虫以及幼虫病害的发生也是防治中蜂咬脾的必要措施。
      此外,可根据中蜂在不同季节的咬脾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例如,夏末季节,中蜂常会大片咬脾,对巢脾的要求苛刻,此时应尽量地采用当年造的新脾,把其它的脾分批提出,使蜂群高度密集,并把蜂巢布置成半球形,便于蜂群护脾。而在冬末春初,气温低,蜂群为了保温,往往把蜂巢中心咬成圆球形空洞,咬下的大量蜡屑,积存箱底成为巢虫的繁殖场所,我们可以预先将巢脾下部割成倒凹形,使蜂巢形成和圆形空洞相似的形状,凹度大小随蜂量而定。这样可以防止咬脾。
      各个蜂群的咬脾行为强弱不一,所以通过选育,可以选育出咬脾性弱的中蜂品种。而比较不爱咬脾的蜂群,一般生产性能都比较好。
      把各种预防措施和选种工作结合起来,经过长期耐心驯化,中蜂咬脾行为,是能逐步改善的。
      中蜂饲养管理方法
      1、王优:蜂群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二、适合中蜂饲养的方法及技巧

      饲养中蜂需要有一定的方法。那么怎么饲养中蜂呢?饲养中蜂的方法技巧有哪些?下面是我精心为罩链宽你整理的中蜂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中蜂饲养的方法
      一、采用优质蜂王
      采用优质蜂王,主要应考虑选用具优良种性和生产性能的中蜂蜂种、采用新蜂王和防止所用中蜂种退化等3个方面。采用优良特性的蜂王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在中蜂饲养中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等特性的蜂种。优良的蜂王可以通过蜂种生产部门获得,但必须注意的是,引进的蜂王应在使用地养蜂生产中能表现出其优良特性。当蜂场自己培育蜂王时,应注意选择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能维持较大群势、高产和抗病力强(尤其是抗中囊病)的蜂群作母群和父群培育新王。在饲养中蜂的生产实践中,中蜂蜂王一般在使用1年后其产卵力明显下降,导致蜂群群势下降、分蜂性提高,抗病力降低,生产能力下降。因此,在中蜂生产中,一般应1年换1次王,即在春季分蜂季节换王,年年采用新王。有条件的专业性中蜂场,应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各换1次王,1年换王2次,以为中蜂常年维持强群生产打下基础。中蜂蜂种退化是中蜂难以维持强群的重要原因之一。迄今,中蜂场大都长期自行培育蜂王,蜂王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生活力下降,不能维持其在野生状态下所能达到的群势。在中蜂强群饲养中应重视蜂种退化问题,要定期适当引进良种,或用引进种作为母本,用本场所饲养中蜂中生产性能良好的蜂群作父本培育蜂唤老王,以避免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病,防止蜂种退化。
      二、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
      中蜂群势相对较小,单王群难以维持大群,改变中蜂传统单箱单群饲养的方式,常年采取双王夹箱(简称双王群)饲养是中蜂强群饲养的基本保证之一。目前较易于采用的措施是采取双王群饲养或继箱饲养。中蜂双王群饲养可以采用朗氏蜂箱十框箱或朗氏十二框箱(宽度比朗氏十框箱大约80mm)。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当巢门均设在箱前向时,可采用框式隔王板替换闸板,以消除蜂群偏集现象。流蜜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2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侧壁向1~2框范围内产卵,箱内中央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箱内其他部分供贮蜜。中蜂双王继箱饲养可以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或FWF型中蜂箱。采用中蜂十框标准箱继箱饲养,方法是用闸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平时平箱饲养双王群,流蜜期叠加浅继箱取蜜。采用FWF型中蜂箱双王继箱饲养,方法是用闸板(或框式隔王板)将箱内一分为二成2个室,每室各养1群,巢门分别开设在箱前向,或1个设在箱前向,1个设在箱侧向。这种蜂箱其巢框(内围尺寸宽为300mm,高为175mm)大小只有朗氏框的1/2,每个箱体容纳12个巢框,当底箱满箱时,就要像意蜂上继箱那样,用继箱扩大蜂巢,将子脾调上继箱,并根据需要上、下调整巢脾,进行继箱饲养。流蜜期,用继箱取蜜,或同时也可采用2块框式隔王板将2群的蜂王分别限制在底箱侧向1~2框范围内产卵,底箱内中央也供贮蜜,或用囚王笼将1只王扣起来,用1块框式隔王板将另1只蜂王限制在底箱一侧1~2框范围内产卵繁殖,底箱内其他部分供贮蜜。
      三、物亮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饲料,包括蜂蜜(或糖浆)和花粉,是蜜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蜂群只有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得以维持强大群势。中蜂对饲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一旦外界蜜粉缺乏,群内又无贮存,蜂王的产卵量锐减,甚至停产。这一情况在缺粉时更为突出。“有蜜才有蜂”深刻揭示了蜜、粉对于蜂群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饲养中,不但应保持群内常年有充足的贮蜜,而且在蜜蜂繁殖期当群内花粉不足时,应特别注意补给足量的花粉。我们的做法是,在蜂群缺粉时采用饲料粉(等次较低的蜂花粉或蜂花粉加工中筛出的花粉末)制成花粉饼,置于框梁上饲喂。每次饲喂的量一般以蜂群能在2~3d食完为度。
      四、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除了上述采用优质蜂王、采取有利中蜂维持强群的饲养方式和保持充足的饲料外,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也是维持中蜂强群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持蜂群的繁殖力旺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⒈奖励饲喂繁殖期采用浓度约为30%~50%的糖奖,于每日傍晚,连续不断的对蜂群施以持久的奖励饲喂,可以有效地激励蜂群培育蜂子。
      ⒉采用新巢脾中蜂喜爱新脾厌旧脾,采用新巢脾,一方面巢脾的巢房房眼大,培育出来的工蜂体大而健壮,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巢虫的危害。“要想中蜂兴,1年2换新”深刻反映了采用新巢脾才能养好中蜂的重要性。因此,在中蜂强群的饲养中,应及时造新脾和采用新巢脾,淘汰旧巢脾,为蜂群保持旺盛的繁殖状态提供良好的巢房这一蜂巢生态环境。
      ⒊适时扩大蜂巢要根据蜂群、蜜粉源和天气情况,适时加入空脾或巢础扩大蜂巢。扩大蜂巢时,能造脾的蜂群,应尽可能采用础框让蜂群造脾扩巢。一般地,在新造的脾产满卵后即可再插入础框造脾扩巢。在扩巢时要注意保持蜂群密集,一般以插入空脾或础框后蜂脾比例1∶0.8~1为度,早春相对较密集更有利蜂群保温。
      ⒋加强蜂群保温采用双群夹箱饲养可以使蜂群互相取暖,但除此以外,在早春繁殖期天气较冷,气温尚不稳定,为防止蜂群因冷空气侵袭紧缩蜂团导致蜂子受冻伤亡,这个时期还应采取其他措施对蜂群进行保温。简单的做法是,在箱内隔板外填充成束稻草至箱内1/2高度。
      ⒌防止与解除分蜂热中蜂好分蜂,是中蜂难于强群饲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蜂强群饲养中,除了采用优质蜂王、适时扩大蜂巢增加育子外,还可以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常规措施:
      ⑴采用新王,结合换王,在分蜂期采用个王台或新王换掉老王。
      ⑵在蜂群繁殖中期以后,要注意缓解箱内拥挤状况,对于继箱饲养的蜂群要及时提脾上继箱,对于非继箱饲养的双王群,可采取在底箱上加平面隔王板和空继箱的办法增加蜂巢空间,让多余的工蜂能在增加了的空间结团散热。
      ⑶在蜂群繁殖中后期,要每隔3~5d彻底检查蜂群毁除王台1次。此外,当采用FWF型中蜂箱继箱饲养中蜂时,可以通过生产蜂王浆来解除分蜂热。
      五、综合防治病虫害
      综合防治病虫害是中蜂强群饲养的保证。目前,主要威胁中蜂强群饲养的病虫害有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和巢虫。对于这些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采用抗病蜂种、在饲养管理中保持蜂群密集,注意蜂群保温和巢内防湿排湿,以及在蜂群的饲料中加入适当的药物防病等。防治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的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针剂)、土霉素和四环素等。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药物常用的有病毒灵。另外,青霉素(针剂)、土霉素和四环素这些抗菌素对病毒病虽不能直接起治疗作用,但用于治疗囊状幼虫病能起到促进蜜蜂清理病虫的作用。采用药物治疗幼虫病,药量通常按1个成年人每次用药量相当于20足框蜂每次的用药量。施药一般通过饲喂的方式进行,但青霉素(针剂)也可采取喷雾的方式施药治疗。对于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治疗当病情较严重时应采取扣王断子的措施,结合药物治疗,这样效果较好。对于巢虫,通过保持蜂群密集相当重要。密集后的蜂群护脾能力提高,巢虫难于侵扰。此外,应尽可能采用新脾和经常清理箱底可以有效减少巢虫危害。
      中蜂饲养的技巧
      一、蜂王选育
      蜂王决定蜂群的生产性能,是蜂产品高产、稳产的决定因素之一。要从适应性强、分蜂性弱、维持大群、采集力强的优良蜂群中进行复式移虫,或在该群中挑选粗壮正直的自然封盖王台,等待处女王出房交尾产卵后,再挑选出体大、腹部修长、尾部略尖、行动稳重、产卵动作迅速的优质蜂王。
      二、控制分蜂
      在群势迅速增长阶段,要控制雄蜂数量的增长,削除雄蜂蛹脾,毁掉王台基,增加巢脾,避免蜂群情绪低落,采集力减退等现象的出现,要注意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和幼蜂的哺育力,增加整个蜂群里的哺育负担,使蜂王的产卵力和工蜂哺育力相互适应。在炎热的夏季要扩大巢门,注意给蜂群遮荫通风,给蜂箱外洒水增加湿度,降低巢温。适当给蜂群补给盐份,在喂水槽中加适量食盐(0.5%)让蜂群自由摄取。如蜂群在流蜜期有分蜂热苗头,可把该群的蛹脾抽出与弱群的空脾或卵虫脾(均要抖掉蜜蜂)交换。
      三、防病治虫
      囊状幼虫病由病毒引起,是中蜂的致命病,往往有全群覆灭的危险。此病要防重于治,一般应用清热解毒药预防。在四五月此病易发期用“金不换”煎水,加入糖浆饲喂或喷喂。一发现有囊状幼虫病时,用抗病毒药加入糖浆喷喂。一发现有囊状幼虫病时,用抗病毒药加入糖浆喷喂。巢虫生命力很强,繁殖力十分惊人,对中蜂危害性最大。预防方法:首先要整修好有缝隙的巢箱;其次及时将多余的空脾和老脾抽出,用硫磺薰杀,使蜂多于脾;在有蜜源季节要促使工蜂多造新脾更换老脾,还要经常检查和清扫箱底。
      中蜂饲养四律一法
      一、二四定理(温饱律)
      “二”指每张脾保持二指宽的蜜粉是中华蜜蜂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保证,好比人类生存的温饱线,超越此线则“家庭幸福、人丁兴旺、心安理得”低于此线则“担惊受怕、计划生育、逃难他乡”。所以蜜蜂生活水平长期低于温饱线则会导致巢虫严重危害、蜂蜜恋巢性降低、蜜蜂繁殖急剧下降、蜂群严重衰退甚至蜜蜂飞逃等结果。“四”指中华蜜蜂蜂群发展的基准群势,也即每一个蜂群发展最起码从四框开始,若低于四框则力量不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甚至导致全群衰败而亡。在四框蜂及以上群势,工蜂喂养幼虫及蜂王的能力远高于四框以下,容易达到繁殖的最佳哺喂期。所以四框是蜂群发展繁殖的群势分界线,无任是自然分蜂群还是人工分蜂群或则春繁、秋繁群,都应该以四框为底线才能迅速达到蜂群发展的最佳状态,养蜂人务必慎重对待。总结以上两点结论:二指蜜,保证温饱线稳住中蜂心情,四脾蜂,保住基本力量线巩固团队合作,二四配合符合自然规律,迅速壮大中蜂家庭。
      二、四八定理(小康律)
      “四”指每脾有四指宽的蜜,此时蜜蜂的生活水平相当于人类的小康,然后可适当取蜜但是不能逾越小康线。小康水平的蜜蜂繁殖好、抗病虫能力强、“心情愉快”、容易适应人类的干扰、所以中蜂养殖者可以随便搬运和检查蜜蜂,也可以取蜜和分蜂,此限度又称中蜂的取蜜线。“八”指每个生产蜂群群势达八框,是高产和稳产的基本群势,因为实验证明八框及以上群势的蜂群,能够顺利的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带来的风险和灾难,从而顺利的完成生产蜂蜜的任务。此限度又称为生产线。在蜜蜂的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循人多力量大和团结就是力量的原则,所以养殖者务必把蜂养强、养好,才能高产稳产,此限度又称中蜂的生产线。因此长期保持中蜂的小群取蜜和见蜜就取,而不遵循中蜂养殖四八定理(小康律)就会导致蜂群严重受损、中蜂优良基因逐渐丢失、中蜂生产力下降、中蜂养殖不能规模化、更不可能使中华蜜蜂产业的优势得以发挥和发扬光大。
      三、八一六定理(强群律)
      “八”指蜜蜂繁殖到八框时就可以称为强群,此时的蜜蜂无论生产能力、应变能力、抗逆能力、繁殖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最佳状态。毋庸置疑此时外界或内部因素带来的风险都不会导致蜂群严重衰败,这就使蜂群的力量得到了保障,因此八框群的限度又称为保险线。“一六”是指一十六框,在蜂群达到八框时如果外界蜜粉充足完全可以通过人为技术手段实现双王同巢,使蜜蜂的力量迅速达到十六框的强大群势。这更利于蜂群采集大蜜源和连续利用大蜜源,也有效的克服了中蜂大群好分蜂的缺陷,从而优化了中蜂强群高产的特性,所以此限度又称高产线。当然根据本地中蜂在生产期采集兴奋、进蜜快、不好密集的特性,通常采用脾多于蜂的蜂脾原则来提高蜜蜂的生产力,也进一步预防了中蜂强大和大蜜源期好分蜂的缺陷。所以在生产阶段本地中蜂八框群要放十张脾,十四框群放十六张脾,多出的脾可以是西蜂脾也可以是中蜂老脾也可以是空巢框或者人工巢础,蜜蜂都会很快放满蜜。
      四、环境定理(地理律)
      中国人喜欢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伟大而古老的智慧郑重告诉我们,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同时还有一句关系我们生存与发展的警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没有绝地只有绝路,成败在于思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之天时的利用与人和的努力就能生存就能发展。反之水土的改变、环境的不同会导致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贵州的地理环境为例;黔东南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所以中蜂生存发展很好,通常都可以达到十框以上的群势,而黔西地区则树木少,干旱炎热所以中蜂群势小自然蜂群也少。而同样在黔东南地区,中蜂的群势数量依然有别,如天柱县城中蜂群势比坌处镇地区小。根据《进化论》我们完全可以明白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也是中蜂的进化法则,所以环境导致不同地区中蜂特性明显不同,广东一些地区的中蜂一般就只有四五框而广西桂林地区有六七框到了贵州地区一般都在八框以上。对于中蜂养殖者必须觉察环境的重要性和规律性,使中蜂养殖适应地理规律而保证中蜂养殖的成功。中蜂养殖成功就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人为协调蜂与地理的关系、不可逾越自然的局限也不可完全靠老天爷恩赐、认真研究变与不变之道——不变的是客观环境变的是人为努力,正所谓变则通正是此理。
      五、人性法则(归宗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20230712@g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